文都网校 > 关于文都网校

近现代史

更多

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简单介绍以及问题

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形成  简要过程

1.“八一宣言”

193581日,以中国苏维埃政府和中国共产党中央共同署名发表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又称《八一宣言》。宣言的主要内容有:分析了九一八事变后的国内政治形势,揭露日本帝国主义对华北的侵略及企图灭亡中国的野心,通吃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指出中华民族正处在千钧一发的生死关头,“抗日则生,不抗日则死,抗日救国,已成为每个同胞神圣天职”;号召全中国人民动员起来,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提出中国共产党当前的政治主张是组织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

2.瓦窑堡会议

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193655日,中国共产党向国民党政府发出《停战议和一致抗日》的通电。825日,中共中央公开发表《中国共产党致中国国民党书》,再次呼吁停止内战。193691日,中共中央根据形势的进一步变化情况,向党内发出《关于逼蒋抗日问题的指示》,把“抗日反蒋”口号改为“逼蒋抗日”。917日,中共中央决定将“人民共和国”改为“民主共和国”。至此,中国共产党基本完成对国民党政策的转变。

问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与国际国内形势及各方面的政策调整密切相关。

1.       共产国际转变了关于中国革命的方针政策。19357月召开的共产国际七大,提出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问题。1935年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19353月,共产国际执委会书记处通过了《关于中国的形势和中国共产党的任务》,中心任务是组织全民的抗战,从苏维埃运动策略向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转变。

2.       中国共产党人适时地作了建立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调整。1935年底,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会议,强调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19369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逼蒋抗日问题的指示》,将“抗日反蒋”政策转变成“逼蒋抗日”的政策。

3.       国民党方面也转变对日战场及对共产党人的态度。从193510月开始,国民政府开始与苏联政府频繁接触并展开外交,也与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主要负责人建立联系。在193511月召开的国民党五大上,蒋介石标示“和平味道绝望的时候,绝不放弃和平;牺牲未到最后关头,亦绝不轻言牺牲”。

4.       193612月,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并肩,迫使蒋介石做出“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承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通过了接受共产党关于国共两党合作抗日主张的决议案,看给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5.       1937年,国共两党先后经过多次谈判。822日,国民军事委员会正式公布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均,任命朱德为总指挥,彭德怀为副总指挥,9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标示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至此,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标志的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成立。

 

为您服务

  • 网校咨询:400-011-8090
  • 售后客服:4000118090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