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都网校 > 关于文都网校

笔试考试

更多

2013临床助理儿科考点总结:消化系统疾病

   第10节:消化系统疾病 

一、解剖生理特点

一、解剖特点

1.婴幼儿的胃呈水平位,贲门括约肌发育不成熟,幽门紧张度高,所以很容易吐奶

2.口腔黏膜嫩,血管丰富

3.唾液腺不完善,唾液分泌少,黏膜干燥,易胺损伤和细菌感染。

二、生理特点

新生儿唾液分泌少,3-4个月开始增加,5-6个月明显增多。

婴儿胃排空时间

水为1.5-2小时

母乳为2-3小时

牛乳为3-4小时

二、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由于幽门环肌肥厚,使幽门管腔狭窄而引起的上消化道不完全梗阻性疾病。

一、临床表现

1.呕吐 无胆汁的喷射性呕吐(由于幽门梗阻,胆汁上不来),呕吐物为凝块的奶汁。

2.胃蠕动波

3.右上腹肿块特有体征):呈橄榄形、光滑、质较硬的肿块

还可以有黄疸、消瘦、脱水以及酸碱平衡电解质紊乱表现

二、辅助检查

1.腹部B型超声检查:可发现幽门肌厚度≥4mm,前后径≥13mm,管长≥17mm.

2.X线钡餐检查,幽门胃窦呈典型的鸟嘴状改变,(还有一个病也是呈鸟嘴状改变:贲门失弛缓症)管腔狭窄如线状。

三、治疗

幽门环肌切开术

三、先天性巨结肠

又称为先天性无神经节细胞症。也就是小肠远端无神经调节,持续痉挛,粪便在近端出不去,使这一段结肠肥厚扩张。

一、临床表现

1.胎便排出延迟顽固性便秘和腹胀患儿出生后3天不排便,以后形成不灌肠不排便的情况。

2.呕吐、营养不良、发育迟缓。

3.直肠指检:直肠壶腹部空虚。

二、辅助检查

腹部立位平片、内镜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

1.先天性肠闭锁:完全不通气了,腹部直立位平片可见整个下腹部无气

2.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X线平片示肠壁有气囊肿和(或)门静脉积气。

四、小儿腹泻病

小儿腹泻病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好发于6个月-2岁婴幼儿。(●6个月以前的多为生理性腹泻,6个月-2岁,好发秋季腹泻;2-7岁以后好发菌痢

一、病因

1.易感因素 婴幼儿的各个系统发育还不完善。

2.感染因素(注意这个是外在因素):轮状病毒是婴幼儿秋冬季腹泻的最常见病原,其它还有如细菌、寄生虫。

3.非感染因素:包括饮食气候等因素。

几种常见类型肠炎的临床特点

1.轮状病毒肠炎:轮状病毒是秋、冬季婴幼儿腹泻最常见的病原,故曾被称为“秋季腹泻”。好发于6-24个月的婴幼儿症状轻,大便蛋花汤样,量多,次数多,水分多,无腥臭味,但大便中有大量的脂肪球(特征性表现,出现这个就是考的轮状病毒肠炎)。

2.大肠杆菌肠炎:多发生在气温较高的夏季

(1)致病性大肠杆菌肠炎黄绿色或蛋花样便,有霉臭味

(2)产毒性大肠杆菌肠炎 起病急,临床表现与致病性大肠杆菌相似

(3)侵袭性大肠杆菌肠炎 起病急,大便黏冻带脓血。

(4)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

(5)黏附性大肠杆菌肠炎

3.空肠弯曲菌肠炎、

4.耶尔森菌小肠结肠炎

5.鼠伤寒沙门菌小肠结肠炎

6.抗生素诱发的肠炎:这里记住两个

1.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继发于使用大量抗生素之后。大便呈暗绿色海水样便,有腥臭味

2.真菌性肠炎:白色念珠菌反致,可以见到豆腐渣样细块。

二、临床表现:脱水+低钾+代酸

(一)急性腹泻的共同临床表现

1.轻型腹泻 只有局部症状而无全身症状。

2.重型腹泻 除了局部症状还有全身症状,如脱水、电解质紊乱等

(二)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紊乱

1.脱水程度(重中之中)

脱水分度

每kg脱水量(丢失量)

临床表现

轻度

30-50ml/kg

占体重的3%-5%

精神差、皮肤干燥、囟门凹陷、吕唇干、尿量减少。(注意“稍”和“尚”

中度

50-100ml/kg

占体重的5%-10%

皮肤干燥、弹性差、囟门明显凹陷、四肢凉、尿量明显减少(又有“稍”又有“明显”,但注意没有循环障碍

重度

100-120ml/kg

占体重10%以上

外周循环衰竭:休克、尿极少、血压下降、四肢厥冷、皮肤弹性极差、表情淡漠、昏迷(只要出现循环障碍就是重度

脱水量÷体重=每kg脱水量 如5kg婴儿脱水量为150ml:150÷5=30ml/kg 为轻度脱水

2.低钾血症:多在酸中毒和脱水被纠正后出现,表现为精神不振、无力、腹胀、心律失常等

3.代谢性酸中毒:由于腹泻致大量碱性物质丢失,导致酸中毒。

●4.脱水性质

脱水性质

血清钠

低渗性脱水

<130mmol/L

等渗性脱水

130-150mmol/L

高渗性脱水

>150mmol/L

为您服务

  • 网校咨询:400-011-8090
  • 售后客服:4000118090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