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执业药师的考试报名已经结束了,相信各位考生朋友们已经开始复习了吧,小编在这里为大家搜集汇总了一些执业中药师中药学考试的相关辅导内容,希望对大家备考有所帮助。
2013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辅导:白屈菜
【名称】白屈菜
【性味】苦辛,微温,有毒。 ①《救荒本草》:"味苦微辣。" ②《四川中药志》:"性微温,味苦辛,有毒。" ③《北方常用中草药》:"味苦,性寒,有毒。"
【功效】镇痛,止咳,利尿解毒。治胃肠疼痛,黄疸,水肿,疥癣疮肿,蛇虫咬伤。 ①《中国药植志》:"治胃肠疼痛及溃疡。外用为疥癣药及消肿药,以生汁涂布之。" ②《山西中药志》:"下心火,退烧解热,消炎杀菌,镇痛镇静。" ③《四川中药志》:"治肝硬化,皮肤结核,脚气病,胆囊病及水肿黄疸。" ④《陕西中药志》:"治毒蛇咬伤,止疼消肿。" ⑤《北方常用中草药》:"有镇痛,止咳,杀菌,利尿,解疮毒之功。治急慢性胃炎,胃溃疡,腹痛,泻痢,咳嗽,肝硬化腹水。" (白屈菜的功效与作用)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2钱。外用:捣汁涂。
【附方】①治水肿黄疸:白屈菜、蒲公英、商陆、臭草根,茵陈。水煎服。(《四川中药志》) ②治肠胃疼痛:白屈菜、丁香、乌贼骨、浙贝母、胆南星、冬瓜仁。水煎服。(《四川中药志》) ③治顽癣:鲜白屈菜用50%的酒精浸泡,擦患处。(《辽宁常用中草药手册》) ④治疮肿:鲜白屈菜捣烂敷患处。(《辽宁常用中草药手册》) ⑤治胃痛,泻痢腹痛,咳嗽:白屈菜五分至二钱,水煎服。(《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 ⑥治稻田皮炎,毒虫咬伤,疥癣:白屈菜捣烂外敷或制成浸膏涂患处。(《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
【临床应用】①治疗百日咳 取白屈菜全草制成100%糖浆,小儿6个月以内每次5~8毫升,6个月至1岁8~10毫升,1~3岁10~15毫升,3~6岁15~29毫升,6岁以上20~30毫升,每日3次,饭前服。单纯型连服8天,混合型12天。治疗500例,治愈355例,好转116例,有效率为94.2%。以单纯型效果较好;混合型宜并用抗菌药物。 ②治疗慢性气管炎 取白屈菜全株1斤,生甘草1两,加水共煎3次,药液混合再浓缩使每100毫升约含生药4钱,每日3次,每次30毫升。治疗34例,近期控制7例,显效15例。亦可制成浸膏片(每片含浸膏0.5克),每服4片,每日3次。疗效与煎剂相似。成熟之白屈菜效果似较好,反之则差,且易产生副作用。 ③治疗青年扁平疣 取新鲜全草榨汁,以棉球蘸汁擦患处,每日3次,每次5~15分钟,痊愈为止。治疗18例,治愈4例,显效3例,有效4例,5例结果不明。用药后半数有不同程度的刺激症状,如疼痛、瘙痒等。 ④用作镇痛解痉剂 取白屈菜、地榆等量,制成千浸膏粉,日服3次,每次1~2克。对于胃肠平滑肌痉挛引起的疼痛,有缓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