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初级药师考试辅导:呼吸系统药物2
[不良反应]
(1)局部刺激:口服可引起胃肠反应;肌注时可致红肿、疼痛。
(2)心律失常,血压下降、惊厥:静注快或剂量过大时易发生,小儿更易致惊厥。
胆茶碱、二羟丙茶碱(喘定):与氨茶碱作用相似,但胃肠刺激性轻,其中喘定对心脏兴奋性弱于氨茶碱。
三、抗胆碱药:
通过选择性地阻断支气管平滑肌上m受体而发挥平喘作用。
异丙阿托品:对心率及腺体分泌影响小于阿托品,无中枢作用,吸入时作用快而持久,强度不及拟肾上腺素药,用于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和支气管哮喘。
四、 抗过敏反应药:
色甘酸钠:
[作用机制] 稳定肥大细胞膜,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从而抑制过敏活性物质释放。
[作用特点]
(1)起效慢,对已发作哮喘无效;
(2)口服难吸收,粉雾吸入给药。
[应用] 适用于预防外因性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及食物过敏。
甲哌噻庚酮(酮替芬):
可口服,抑制过敏介质释放和h1受体阻断而抗喘,疗效优于色甘酸钠。用于外因性哮喘,尤适于儿童。
五、肾上腺皮质激素:
丙酸倍氯米松。其平喘作用强,主要通过抗过敏、抗炎、提高β受体反应性等作用发挥疗效,用于反复发作的顽固性哮喘和其持续状态。全身用药不良反应多且重,故以气雾吸入给药为佳。全身用于的糖皮质激素有强的松、地塞米松等。
镇咳药
根据作用环节不同,可分为中枢性及末梢性两大类。